训练项目

儿童思维训练项目集锦

颠倒句子

[游戏目标]

    训练孩子逆向思维中的转换型逆向思维。

[游戏要求]

    人数:不限。

[游戏程序]

    家长、老师讲故事,孩子思考后回答。

[游戏内容]

    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,云南还是国民党统治区域。昆明监狱关了一批爱国民主人士。蒋介石电令把为首的解往重庆审讯。电文说他们“情有可原,罪不可逭(huan,逃避)”。当时在昆明的代总统李宗仁等人为了释放这批爱国民主人士,

在电文上做了文章。

    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?

    (答案:故意把电文“情有可原,罪不可逭”颠倒为“罪不可逭,情有可原”。)

[游戏评价]

    游戏前,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讲汉语句子的颠倒知识,否则,这个游戏是很难完成的。汉语的句子一般是不能颠倒的,颠倒的情况只能是无次序并列的句子。汉语里表示并列的句子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有次序的。如“吾爱吾师,吾尤爱真理”(亚里士多德语),这类句子是不能颠倒的。一种是无次序的,如“山又高,水又深”,这类句子是可以颠倒的。写成“水又深,山又高”,意思也无不同。蒋介石的命令属无次序的句子,所以能颠倒而在语法上没有错误。句子颠倒后意思是不同的。

    游戏前,还可以给孩子讲相关的故事:从前有个县官判决一个犯人,起先写的判词是:情有可原,理无可恕。后来,这县官接受了贿赂,把判词颠倒了一下,成为:理无可恕,情有可原。这样一来,意思不同了,这个犯人得到了从轻发落。可见,思维方式不同,结果大相径庭。同孩子多做这样的游戏,孩子一定受益匪浅。

相关文章

销售符老师:13931801321
客服刘老师:liuguohui886

微信客服